港股的高光时刻
今年6月26日,港股市场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周六福、圣贝拉、颖通控股三家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敲锣。这一天的热闹场景只是冰山一角,整个6月份港交所表现亮眼,一天三家公司敲锣上市的热闹时刻出现了四次。港交所今年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超过了去年一年的IPO募资额,遥遥领先其他全球主流交易所。
新消费企业的正名之战
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A股更偏向于科技类企业上市,而消费类企业很难在A股上市成功。于是有上市需求的消费类企业就扎堆去港股上市。这些新消费企业受年轻人追捧,但A股投资者未必看得懂它们的业务模式。泡泡玛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跌破发行价到涨回发行价的七倍左右,展现了新消费企业在港股的潜力。
生物医药企业的出海之路
2018年,港交所修订了《上市规则》,允许未盈利、无收入的生物科技企业上市,成为全球首个对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开放的主流资本市场。这一政策吸引了大批内地创新药企业赴港上市。截至今年三月,超过70家企业靠着这条规则修改登录港交所。随着license-out(对外授权交易)大爆发,创新药公司收益模式跑通了,港股创新药板块随即大涨。
新的机会与隐忧
港股上半年的火热行情与港交所近年来摸准了内地脉搏有关。中国老龄化的趋势和年轻人的新消费需求为港股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然而,很多新消费品牌基石投资者的禁售期即将或者已经到来,他们若是抛售股票可能会把股价砸下去。不过以港交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瞻性下一个大爆发的行业可能已经在悄悄酝酿需要投资者耐心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