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的升级与暂停
2025年2月和3月,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状态经济权力法(IEEPA)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了关税。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国家(除加拿大、墨西哥外)和所有商品实施对等关税,总金额约1.3万亿美元。中国随后进行了对等反制。4月9日,特朗普宣布暂停对所有国家的对等关税90天,但不包括中国。5月12日,中美达成协议,双方新增关税仅保留10%,其余暂停90天执行。
中美谈判结果分析
相比于英国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中国在5月12日的谈判中获得了一个不错的条件。然而,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中国对美贸易条件仍然不容乐观。2025年关税战之前,美国的关税大致分为两个圈层:中国(20%关税)和非中国(0或小个位数)。2025年至今,圈层分为三个:加拿大墨西哥(6%左右)、欧盟等普通贸易伙伴(10-20%)和中国(50%)。
特朗普的决策因素
特朗普的决策深受金融市场和工商大亨的影响。在4月2-9日之间,华尔街和工商界巨头公开反对关税政策,资本市场股债汇三杀。此外,特朗普十分在乎民意调查和选票。如果支持率显著下降,他在共和党内的统治力就会下降。文化战也让西方传统盟友出现严重裂痕,传统盟友对美国的约束力下降了。
中美贸易的未来前景
2018-2019年的中美关税战主要援引1974贸易法的301条款。而本次关税战引述的是IEEPA或1964年贸易法的232国家安全条款,决策透明度较低。随着最近三个月激烈曲折的变化和相当挫折的结果,特朗普的兴趣是否会转向其它更容易出成果的领域?这值得观察。尽管5月12日的谈判结果相比4月9日是巨大的改善,但相比2025年之前,中国对美出口的绝对关税增幅是最大的。增加来自美国的进口,换取美国更低的关税是中国政策应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