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四大国际考试局联合打击作弊:全球黑名单制度即将实施

史上最严联合声明

近日,剑桥国际考试局(CIE)、爱德思(Edexcel)、牛津国际考试局(AQA)和国际文凭组织(IBO)四大国际考试机构首次就考试诚信问题发布联合声明。这一声明标志着国际教育领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根据新规,一旦考生被查实有作弊行为,将被所有合作考试局联合标记,进入“全球黑名单”。

作弊现象的泛滥

IB:跨时区作弊

IBO的全球统一考试机制成为了“跨时区作弊”的温床。利用亚太区与欧洲区的时差,作弊者在亚太区考试进行中时,欧洲区的考生已经可以获取试题。据报道,去年5月泄题试卷的下载量累计超过了4.5万次。尽管IBO否认了普遍存在的作弊现象,但为了杜绝此类事件,从2024年11月大考开始,IBO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AP:真题交易

AP考试的作弊现象同样严重。考前一周,真题在咸鱼和小红书等平台上被公然贩卖。College Board对此采取了严厉措施,取消了一批涉及经济、微积分等热门学科的成绩。

A-Level:泄题重灾区

A-Level因其多次考试机会和多个考试局的设置,成为了泄题的“重灾区”。2023年11月大考部分试卷被泄题的事件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应对措施与未来展望

面对日益严重的作弊现象,四大考试机构各显其能。CIE调整了送卷形式并启动独立试卷;爱德思也宣布中国区的数学P1-P4将采用独立试卷;IBO则更新了学术诚信手册,禁止在线讨论考题24小时以内。这些措施的实施预示着国际教育领域对学术诚信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正有效的备考应该是让能力匹配野心,而非依赖投机取巧的手段来获取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