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公学被称为“教育的活化石”,是英国教育史上极具特色和影响的教育形式,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保留了许多传统。以培养著名大学的毕业生,造就未来担任国家事务领导工作的政治活动家为主要办学目标。公学并不表示由政府设立,只表示学校公开招生,不限定特定宗教、种族或地区,办学经费来自公众、团体捐款或其他进项,不依靠国家或政府拨款。
公学的历史
中世纪晚期,大多数学校由教会控制,并有特定的入学标准,其他的学校也专为一些协会或公司成员子女设立。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意识到需要有不受教会权威控制的学校来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
一些寄宿男校逐渐被建立或开放给公众使用,传统上,绝大多数公学都是全寄宿的男校。而一些公学有着特别古老的历史,比如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成立于597年),St Peter’s School, York(成立于627年),这些学校是作为教会的一部分而建立的,并完全处于教会的管理统治之下。
18世纪以来公学已经从过去只招收部分贫困学生转变为主要招收贵族学生的贵族学校。19 世纪初,工业革命引起了英国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但公学却存在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突出问题,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保守,偏重古典学科而偏离社会需要,学校管理混乱,校风衰微,体罚盛行。
1868年的《公学法案》(The Public Schools Act )对这些“public school”进行了规范与改革,并给出了public school的法律定义:向全国任何地方的公众开放,而不仅仅是只开放给当地居民或某个教会的成员。《公学法案》所涉及的公学陆续进行改革,直到1870年,在委员会的帮助下威斯敏斯特、哈罗、拉格比、什鲁斯伯里等公学陆续任命了新的管理机构。
到了20世纪中后期,一些公学开始在six form接受女学生,也有的变成男女混校。
如闻名至今的伊顿公学在1440年英王亨利六世创建时的本意是让贫穷孩子也能入该校读书,作为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预备学校。伊顿公学也是最初采用公学这一词的学校,主要指面向所有的公众,而不是只面向教堂的宗教学校,另外一个含义是想区别于当时普遍的请家庭教师的私人教育模式。
从17世纪开始,由于贵族子弟都以能够进入这所学校为荣,争相入学,形成一种高贵气氛,平民子弟反而可望而不可即,致使该校逐渐变成一所等级森严、面向贵族子弟开放的学校。
公学后来实质上发展为实行精英教育的私立中学。社会地位和财富是进入公学的首要条件,但达官显贵家中才智平庸的子女也会被拒之门外。 公学的学生大多住校,而且一般从13岁就进入学校学习,5年后毕业。
要进入这些公学除了需要能够负担昂贵的学费外,学生也必须在学术方面表现优异。此外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公学一般会优先录取那些父母或亲属曾经就读过这些学校的学生。英国的领导人大多出身于公学。据1952年统计,大约有87%的将军、83%的主教、67%的高级官吏、82%的殖民地总督、85%的法官、95%的高级外交官和88%的大使,都曾在公学学习过。
公学的改革与现状
众所周知,公学信奉的是精英教育,而这正与现代民主理念格格不入。在近代,公学教育所面临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体罚学生等一些野蛮的管理方式令很多人难以接受,和过分重视古典教育而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忽视。另外,公学占据了英国牛津、剑桥的大部分入学名额,这也被认为是违背教育的公平和民主的。
所以,在1968年和1970年,英国公学委员会都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承认独立学习对社会有分裂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体化计划。工党政府上台后,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了一场公学的改革运动,即公学革命,主要体现在重视丰富学生的课程,营造轻松民主的校园气氛,结束了公学以学生通过暴力管理学生的历史,在学生来源上更加注意面向普通家庭学生,在牛津、剑桥的入学人数比例上也逐步有所下降。
公学的特色教育
公学的学校的数量与规模、生源阶级成分、课程内容设置、经营管理模式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但其办学理念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其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需求而有所延伸。公学始终坚持为所有学生提供最好教育的办学目标,秉承培养社会精英的教育理念。
严格的学校内部管理
“我们唯一的自由就是可以解开校服西装背心最下面的那粒纽扣,显一显我们的得意。”
——伊顿公学学生
公学的学生大都出身名门,但只要进入了公学则是一律平等,必须接受公学严厉的校规管理。
不管是权贵子女,还是出身富贵世家,进入学校都必须要校规,学生一律平等。公学以贵族要通过非贵族的途径培养为口号,通过严格的训练完成对学生的性格培养。
学生即使到了合法的吸烟年龄也绝不允许吸烟,也不能拥有自己的汽车,18岁之前不准喝酒,赌博更是不允许,学校甚至规定了学生头发的长短,走路的姿势、服装等。
重视培养学生的坚强性格
在公学里,学生以吃苦为荣,尽管学生都来自社会上层家庭,公学为养成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性格,所提供的住宿和饮食都非常简陋。
校方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需要通过一种模拟的生活环境的磨练,获得在许多生活中的本领,以增强在艰难环境下的生活能力。
严格的学生学术要求
英国公学对学生的学术要求非常严格,一直是牛津、剑桥大学的主要生源输送学校。
从1995年以来,伊顿大学进入牛津、剑桥大学的比例都在20%以上,其中1995年和1999年分别达到31.5%和32.3%。
2006年,伊顿公学学生的A-level(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考试成绩创造了历史新纪录,90%以上的学生获得A或B证书。而在2006年度英格兰私立中学GCSE考试中排名第一的圣保罗公学有166名考生,平均成绩为82.1,获得A或A+考生的比例达93.29%。
独立自主的管理模式
公学的内部管理是通过校董事会进行的,校董事会直接管理公学的一切事务。公学不受地方教育局或联邦教育技能部的管辖。公学的人事任免、资金的筹募以及分配等工作都由学校董事会管理。
为了维护公学的地位,公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自发组建了自己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团体。如HMC(校长会议)、GBA(公学董事联合会)、BGGSA(女子公学董事联合会)、ISIS(独立学校信息社)等这些组织都是非官方的,通常每年一次会议,主要就学校成员间的共同利益进行协商。大多数传统公学自建立之初就拥有雄厚的校产和原始资产,为了让自己拥有最大的办学自由度,大多公学谢绝政府的经济援助。
著名的九大公学
按照成立时间的先后排列顺序,九大公学分别是:温彻斯特公学(1394)、伊顿公学(1440)、圣保罗学校(1509)、什鲁斯伯里公学(1552)、威斯敏斯特公学(1560)、麦钦泰勒公学(1561)、拉格比公学(1567)、哈罗公学(1571)、切特豪斯公学(1611)。